兴化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主任会议,于2012年10月9日上午在市人大常委会第二会议室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卞正祥、赵旭东、王小跃、刘云山出席会议。卞正祥副主任主持了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调研员李如亮,市政府副市长刘文荣,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办主要负责人、农村工委全体负责人,市委农工办,市政府办、农业局、农机局、林牧业局、水产局、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副市长刘文荣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情况的汇报和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主任江镜华所作相关调查报告。会议认为,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抓住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机遇,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大力推广使用农机具,农机化发展速度快、亮点多,工作成效显著。会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存在不足,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农机化发展环境。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发展农机化对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机推广应用先进典型,促进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在我市的进一步贯彻实施。要强化组织领导,把农机化发展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之一,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我市农机化促进工作的意见和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机化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从而形成促进农机化发展合力。要认真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五统一”要求,确保规范、廉洁、高效地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强化市级财政投入,在足额配套国家补贴政策和保持我市补贴政策连续稳定基础上,加大对农机合作社、新型农业机具以及与农机化相配套的农艺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并将农机推广经费、培训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农机购置监管,对购置农机户采取分年兑现市级财政补贴,防止转手倒卖;进一步优化农机销售办法,由市相关部门牵头,通过政府采购,减少农机购销差价,实现农机厂家向购机户直接销售,既降低销售价格,又提高服务质量,让农民多得实惠。
二、进一步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要加快水稻插秧机推广步伐,将机插秧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明确发展目标,落实推进措施,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按照泰州市要求在2014年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同时积极发展粮食低温烘干等农机装备,增强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要加快秸秆综合利用装备推广步伐,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机、秸秆捡拾打捆机、土壤深松机等农机装备以及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土壤深松技术等配套技术,确保秸秆“双禁”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快设施农业机械推广步伐,围绕园艺、畜牧、水产等设施产业,重点配套节水灌溉、植保、保鲜、增氧等农机装备,进一步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要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通过进一步扩大宣传、制定激励政策等措施,鼓励农机专业户加入农机合作社,引导种田大户、农机大户、农机企业兴办合作社,从而不断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要积极组织开展星级合作社创建活动,在政策上扶持星级合作社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组建农机合作联社,并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参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延伸作业链条,增强服务功能,提升经营效益。要继续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加强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服务和信息服务,建立农机跨区作业的“绿色通道”,从而不断开拓作业项目,提高农机整体效益,促进农民机手增收。
四、进一步改善农机化发展条件。要认真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大中型农机具下田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要把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有目标、分步骤地加快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进程,大力支持合作组织提供以供种、育秧、机耕、机播、植保、机收为主要内容的“一条龙”、“保姆式”服务,鼓励引导农民更多地参与合作经营和统一服务,以规模化促进机械化。
五、进一步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要完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市级农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机化技术服务、维修服务、信息服务、应急服务、农机安全监管、农机人才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要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基层服务组织,形成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扎实开展农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农机执法和农机服务水平。要着力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和农机合作社等农机化实体人员系统培训、专项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新型职业技术农民。要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大力推进“平安农机乡镇”创建,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农机化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