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兴化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兴化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2021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盯重点环境问题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会议针对调研和审议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着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围绕“双碳”目标,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高项目生态门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加强产业和企业科学布局谋划,谨防污染产业梯度转移。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依法督促生态环境破坏者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扎实推进以不锈钢产业为重点的转型升级,倒逼企业技术革新、管理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态与工业、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等融合发展。优化实施差别化考核机制,加快形成以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评价机制。
二、进一步坚持对标对表,切实推动突出问题整改。在加快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基础上,对历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泰州市交办、本级排查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明确全市待解决重点环境问题清单和解决路径,确保重点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有力有效。加快补齐重点领域短板,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做到举一反三,适时组织“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
三、进一步强化污染治理,深入打好气水土保卫战。一着不让地抓好VOCs综合治理、扬尘管控以及城市面源管理。全面落实国省考断面“一断面、一对策、一断面长”制度,确保水质目标实现。持续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继续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逐步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优化调整退圩(田)还湖方案,加快分批组织实施。全面排查整治固废隐患,依法严厉打击危险废弃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环境违法犯罪。完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黑臭水体治理。强化种植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及废旧农膜回收处置行动,严厉打击畜禽粪污偷排直排行为,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逐步退出国省考断面周边水产养殖。
四、进一步健全监管体系,筑牢环境安全底线红线。不断完善市委生态办运行管理体制,实现实体化运作,充分发挥高位协调作用,进一步健全联动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强化联防联控。优化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基层一线的执法力量。加大跨乡镇联合执法和异地执法力度,进一步增强执法监管实效。健全环境执法联席会议、环境公益诉讼等制度,推动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落实环保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利用大数据平台大力推行精准执法,不断提高执法监管的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