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是党的工作中心,乡镇人大如何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认清人大所扮演的角色,将人大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在服务大局上求突破,在关注民生上下功夫,在促进发展上有作为。
一、找准“切入点”,服务发展。一是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城东镇地处兴化城郊,不论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还是产业优势,都有其特殊性,镇人大围绕党委工作中心,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强化“工业强镇、农业富镇、生态立镇、科技兴镇”的发展理念,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学习,着力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实现以学习促服务,以服务检查学习的成效。二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以促进发展为重要职责,和党委政府拧成一股绳,自觉当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上使足劲,在工业强镇、招商引资、高效农业和康居乡村、生态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出实招,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保驾护航。镇人大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组织开展视察、督查、调研活动,并形成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委、政府完善决策、改进工作,使其作出的决策更符合实际,推行的各项措施更具有实效。三是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提升能力素质的抓手。乡镇人大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本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按照“提升能力、真情为民、崇尚实干、坚守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务实创新。注意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及时向党委提出建议,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把握“关键点”,促进发展。一是围绕科学发展议大事。将党委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的重大决策,在深入调研、咨询、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及时作出符合本乡镇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决定,从而保障科学发展观在本镇的全面落实。比如,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中,针对我镇教育基础设施滞后,教育经费不足等情况,镇人大在调研的基础上,征得党委的认可,作出加强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的决定,并建议党委发动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镇党委采纳了这一建议,组织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捐资总额达80多万元。二是围绕快速发展出实招。针对我镇以往招商引资氛围不浓,工业大项目、好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不多的情况,镇人大提出了优化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考核的建议,镇政府非常重视,在坚持存量转型与增量优化同步,硬件改善与服务提升并举,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齐抓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取得了较好成效。去年以来,先后引进两个亿元项目,为全镇经济社会增添了发展后劲。三是围绕和谐发展重实效。民生问题是热点问题,农民增收又是难点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又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在镇人大的督促下,镇政府坚持民生为先,采取多项措施改善民生。首先,在富民上下功夫,实施农民增收倍增计划,通过创业、就业、物业、股份、社保、帮扶多管齐下,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其次,在惠民上下功夫,认真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再次,在安民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从而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突出“着力点”,带动发展。一是在依法监督方面彰显特色。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等方式,促进单位、部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通过对工程项目视察,提高工程质量。人大代表在监督为民兴办实事过程中,发现灶陈村新建闸站时,闸站桥面质量较差,及时责令工程承建者重新浇筑桥面,费用全部由承建者自负,在全镇引起了强烈反响。二是在发挥代表作用方面彰显特色。镇人大注重发挥代表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他们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争做勤劳致富、创新创业的模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求真务实、争先创优的模范,联系选民、帮助群众解难事、做好事的模范,协助政府推动工作、带头完成任务的模范。镇人大代表倪凤照,原是养鹅专业户,于2007年成立了向青天鹅业专业合作社。五年来,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了3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他先后被评为兴化市“我身边的好青年”、“兴化市劳动模范,《兴化报》、《兴化电视台》、《中国农民报》、《中国人大》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三是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彰显特色。镇人大着力推进工作方法创新,积极建言献策、科学谋划,由事后监督评价转向事前科学预测、事中多出实招、全过程服务。在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中,镇人大提出“三个一线工作法”,即民情一线掌握,民怨一线化解,民心一线凝聚,镇党委积极推广,效果很好,受到了兴化和泰州两级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兴化报》、《兴化快报》、兴化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我镇的具体做法。
四、立足“出发点”,助推发展。一是创新开展活动。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二次改水、环境整治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调研、检查、评议、审议等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为党委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还组织人大代表对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国土所、村建站、农商行、广电站等进行行风评议,促进部门工作作风的改进,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按照“一个载体、两项制度”的要求,认真完善“人大代表之家”各项软件资料,三个“人大代表之家”每年都组织活动三次以上,同时建立了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长效机制,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营造注重公平、崇尚正义的社会环境,为实现科学发展构筑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三是坚持开门教育。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人大助推发展取得成效的重要依据。镇人大在组织代表小组活动时,邀请了6名选民代表参加,一方面通报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取得了较好效果。年初人代会上,代表们提出的建议、议案已全部办结,群众非常满意。
(作者单位:城东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