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钓鱼中心校的王华丽,是孩子们口中的班主任妈妈。2013年,当我从一名中学教师转型成为小学教师之时,我便告诉自己:要带领孩子们追逐最真实的童年梦,让孩子真正乐享童年。为了这一目标,我始终不竭努力!2016年,由于学校培养,群众信任,我光荣当选为兴化市人大代表。对我来说,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如何当好人大代表,更好地为小学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让教育这项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这是我永远的职责所在!
访民情,善做民声“倾听者”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因为,我深刻明白:深入基层,走近群众,才是访民情、解民忧的必由之路。于是,我带着“感情+真心+责任”走进儿童家庭、走近小区居民,了解群众真实需求,解答儿童入学困惑,寻求教育发展良计。在走访时,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爱。于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在他们的生日和重要的节日陪他们一起过,给他们带去温暖,让留守儿童更多的感受到教师妈妈的关爱。
聚民心,力做民意“发声者”
通过走访选区和接待选民,我进一步了解了民情区况,既看到了小学教育快速发展的一面,也明晰了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和瓶颈:规模急速扩张的背后,由于乡村教师流动性大,乡村教育面临着教师紧缺的尴尬。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的身上被选民们、被全体教职工赋予了很高的期待,他们期待看到一份有质量、有分量、接地气的提案。为此,结合着走访调查,我认真总结、梳理成文,提出乡村教师编制问题提案,呼吁集各级政府力量,加大加快乡村教师员额制的推进力度,真正落地实行,惠及庞大的乡村教师群体,切实保障广大乡村教师权益,教育民生工程从惠及广大的乡村教师开始。
惠民生,愿做百姓“服务者”
“我当代表为人民,为民服务办实事”是我的庄严承诺,更是我的职责所在。对于走访中群众最关心的儿童上学问题,作为乡村教师的我,始终把“教育就是服务”作为价值愿景,从理念到行为回应百姓期待:招生方案反复论证,确保工作稳定有序;热线电话保持畅通,回应社会家长困惑;加大投入优化布局,聚力建设丰富资源。同时,作为人大代表的我,还积极参加街道防汛工程重大项目督查会、人大代表座谈会等,通过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实效,从而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切实当好“民生”服务者。
凝民力,勇做教育“工匠者”
我既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教育的品质与内涵是家长期待的,也是能做且必须做好的。学校文化,紧扣“润泽”显弥漫之势,让教职工在爱和支持中更有职业幸福归属感;小学课程,立足“乐享”寻中国基因,让孩子、家长在爱和畅享中更有童年成长甜蜜;团队打造,秉承“助推”扬发展正能,让教师在爱和合作中更有历练蜕变;擦亮品牌,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探索,让乡村教育在我们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与生机……执着于心,躬耕前行;行之久远,不忘初心,我心怀匠人之精神,保持纯粹,一路向阳!
作为人大代表,要“代人民之心 表人民之意”。我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实干的工作作风、改革的勇气胆识,争取做到能“代”善“表”,做好教育民生工程,守护教育幸福之树!
(投稿人:兴化市人大代表 王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