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主任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沙顺喜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洪作关于重大项目建设和特色产业片区建设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关于重大项目建设和特色产业片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参会人员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把特色产业片区建设作为“头版头条”,按照“一片区一片长”“一片区一方案”机制,加快分类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会议要求,特色产业片区贡献份额要更大。要引领产业全方位转型、系统性重塑,形成新的增长极,切实提升特色产业片区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度,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产业升级的“主窗口”,以及税收收入的“主来源”。形象进度要更快。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特色产业片区整体建设。集中力量高起点、高品质推进特种合金产业片区和健康食品核心片区建设,力求出形象、出成绩、出效率,发挥龙头片区的示范引领作用。项目质态要更优。坚定不移把高质量项目招引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既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创新招商方式,通过创立产业引导基金、产业股权基金等方法,为重特大优质项目招引赋能助力,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集聚度要更高。各特色产业片区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用好项目归类审批、飞地招商等机制,促进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使产业特色得到彰显、发展更加集聚。部门服务要更好。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也是生产力。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围绕企业转、盯着项目干,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诉求,疏通服务堵点、化解办事难点,提升项目服务质效,以优质服务营造特色产业片区良好发展环境。
会议还听取了刘洪作市政府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 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参会人员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认为,自我市成功申报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以来,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试点村建成了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基层治理项目、环境改善项目,探索建立了“六项机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兴化经验”,试点试验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会议指出,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去年我市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选“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试验的县级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项目推进速度、质量监督、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到位。要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要对标对表任务清单,定期调度项目建设进展,明确监管边界,强化项目监管,把控工程质量,形成多方共管、多方共抓的工作合力。要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坚持建管并重,明晰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要放大项目综合效益。要放大试点试验的示范引领效应,统筹推进全市面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培育和创建。聚焦产业发展,进一步谋划更多的见效益、利长远的产业项目,推动和美乡村由宜居向宜业转型。要聚焦乡风民风的改善,推进和美乡村由建设好、环境好,向经营好、乡风好转型,实现和美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强民富,治理有效,乡村全面振兴。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贵善、顾晓斌、林建祥、张大军,党组成员杭爱兵、马红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