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省直淮安组泰州组省人大代表联组来兴调研江淮大走廊建设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永忠,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吕振霖参加调研。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杰,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建,秘书长叶海波,我市市政府市长黄红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吉天鹏,副主任邓志方、余建年,市政府副市长花再鹏陪同。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促并进上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2016年11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我市主动融入,以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代表们实地调研了大纵湖和李中水上森林,并听取了泰州市政府和兴化市政府关于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情况汇报。
代表们对我市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田园乡村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希望我市抓住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有利契机,积极主动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要认清兴化发展的劣势和优势,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把生态示范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与富民强市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要理清发展思路,统筹综合考虑,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推进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规划、高水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和管理;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快高速公路、高铁等对外交通通道建设,早日融入大城市经济圈。”
“要以省党代会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这一重大举措为契机,认真研究里下河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主动进位,建立省级协调机制,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要讲求‘两个效应’:一是‘水缸效应’,对于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上争政策和支持,一着不让、紧抓不放,二是‘水井效应’,着力引进高校、新兴产业、绿色金融、高端品牌等,以此为平台,吸引人才、汇聚人气,增强兴化发展的后劲。”
代表们表示,将为里下河地区的发展积极鼓与呼,希望兴化按照省委李强书记把兴化建成“江苏大花园”的指示精神,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在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方面多出经验,在做强做大符合生态要求的特色产业方面多出成果,在做优做美生态宜居城市方面多作贡献,为全省功能区战略尤其是生态经济发展提供示范经验。




